最新目录

浅析柏拉图的教育哲学思想(3)

来源:哲学动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柏拉图教育哲学思想的鲜明特点 (一)柏拉图非常强调“善”的教育 师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思想深深植根于柏拉图思想体系中,柏拉图将

三、柏拉图教育哲学思想的鲜明特点

(一)柏拉图非常强调“善”的教育

师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思想深深植根于柏拉图思想体系中,柏拉图将其发展成为关于善的一切知识,如:哲学和辩证法都是最高级的知识,善是一切事物的最高原理,理性是解决一切事宜尤其是统治国家的最强能力。“在知识的世界里,善的观念是最后才出现的。而且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看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这样谈到,证明柏拉图的确秉持着以“善”为最高标准的教育理念。

(二)柏拉图十分重视启发式教育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采用对话与刻法洛斯、波勒马霍斯、色拉西马霍斯和格劳孔等人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种教学方式我们称其为“理智助产术”。当然我们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耳熟,但师徒二人的方法有些不同,柏拉图在师傅提出的理论上加上了自己的见解。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指的是通过启发诱发诱导,一层层地在否定错误答案的基础上步步逼近正确答案,最终在不断的讨论中获得答案的本质和经验教训。“理智助产术”指通过归纳个别和具体事物,在其中找出共性和普遍性,以此真正了解此事物。从苏格拉底开始到柏拉图的发展再到相同时代中国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方法一直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且仍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二)鲜明价值取向的柏拉图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教育根本目标是服务“理想国”政治,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据年龄设置的不同教育阶段都是为“理想国”能出现治国良才和遵纪守法好公民做铺垫。哲学王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更需不停学习哲学、辩证学以精通最“善”最理性的知识直到成为哲学王。理性是哲学王品质,勇敢、节制是卫士必备品质,体育、音乐是必修课;教育者的任务是使其都得到教育并修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格。上述三个特点的共性在于展示了强烈的理性主义精神,使西方文化理性主义色彩浓厚。

四、柏拉图教育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于柏拉图时代

西方哲学主要经历了四大阶段:古希腊哲学,中世纪经院主义哲学,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哲学,近现代资产阶级阶段哲学。古希腊哲学中的重要位置被柏拉图教育哲学思想占据,可见柏拉图对那个时代的教育思想和学者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柏拉图在学园里培养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数学家上功不可没,给当时政治输送了不可多得的懂法人才,让学园成为不可多得的思想迸发之地。罗素认为柏拉图教育哲学思想至十三世纪都还影响着基督教的神学、哲学。希腊哲学史专家陈康也高度赞扬其思想:既集前人教育思想大成,又给希腊教育思想提供可鉴之处。

(二)于现代

现代教育处处彰显柏拉图的教育哲学思想:在柏拉图的各种理论著作中不难看出,教育和被教育被看作最基本的学习过程,要想更好地统治一个国家更离不开教育的基础作用,统治者“哲学王”一定是经过不断教育层层选拔出来的最具智慧的人,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柏拉图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我们更是发现了毫不过时并历久弥新的“终身教育思想”,并基于此思想完善了现代教育体系:建立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大学等一整套的教育框架;柏拉图十分具有特色的全面整体教育思想其实就是“素质教育”一词的前身;柏拉图的男女平等教育观也被世界各国广泛地认可、接受并实施;《义务教育法》是柏拉图“国家教育观”在现代的体现;柏拉图的启发式教育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各级各类教学实践中。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方朝晖,朱清华.理想国家的宣言:理想国[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许镇昌.教育的真谛,心灵的转向——柏拉图的教育哲学探究[J].艺术科,2017(12):449-450.

[5]孙银光,杜时忠.“哲学王”的虚假与真实——兼论柏拉图的教育哲学思想[J].现代大学教育,2018(04):22-29.

[6]赵娟娟.柏拉图教育哲学思想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5(16):170.

[7]刘丽英.论柏拉图的教育哲学思想[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9):126-128.

文章来源:《哲学动态》 网址: http://www.zxdtzzs.cn/qikandaodu/2021/0519/539.html



上一篇:解读安东尼奥尼影片放大
下一篇:基于哲学视野的企业软实力及提升路径研究

哲学动态投稿 | 哲学动态编辑部| 哲学动态版面费 | 哲学动态论文发表 | 哲学动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哲学动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