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论文_物质 实践 世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三

来源:哲学动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已有研究综述 一、关于物质范畴的探讨 二、关于实践范畴的探讨 三、关于世界范畴的探讨 四、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已有研究综述

    一、关于物质范畴的探讨

    二、关于实践范畴的探讨

    三、关于世界范畴的探讨

    四、走向综合的趋势

第三节 研究思路、创新和不足

    一、思路

    二、创新

    三、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物质观及其关系

第一节 马克思的物质观

    一、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二、自然物质与社会物质

    三、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

    四、人的物化与物的人化

第二节 恩格斯的物质观

    一、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二、自在之物与为我之物

第三节 列宁的物质观

    一、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二、物质为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物质观的内在关系

第二章 实践及其与物质的关系

第一节 实践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

    二、实践的过程:实践的历时性维度

    三、实践的过程:实践的共时性维度

第二节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一、人的本质属性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

    二、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三、实践的观点是主体认识客体的根本观点

第三节 实践与物质的关系

    一、实践与物质的差异和同一

    二、实践过程规律与物质运动规律的关系

    三、实践本体与物质本体的关系

第三章 世界及其与实践的关系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的一般涵义与特殊涵义

    二、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节 世界与实践的关系

    一、实践是整个现存世界的基础

    二、实践、已知世界、未知世界

    三、实践、整个现存世界、外部自然界

第三节 现存世界及其内部的几种关系

    一、实践的三个维度与现存世界的三个维度

    二、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世界内部的关系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与世界的关系

第一节 “解释世界的哲学”和“哲学解释世界”

    一、科学与哲学的“共生”与“揖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解释和改变世界

    一、哲学通过实践与世界发生联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改变世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文章摘要:关于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界形成了诸多不同的理解和主张。纵观各派不同的主张,导致分歧的重要根源往往基于一些更为基础的理论问题。“物质”“实践”“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重要的基础性范畴,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钥匙”,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不同认识主要源于对这些基础性范畴的不同理解。鉴于此,本选题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实践”“世界”三个范畴,重读经典著作,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三个范畴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尝试重新全面考察它们的内涵实质和相互关系,以期促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第一章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物质”的论述。马克思主要是在批评旧唯物论直观性的过程中,以及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过程中,间接阐发自己的新物质观的。他强调从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的视角出发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指出应将对象、现实和感性理解为“感性的人的活动”。虽然马克思在其著作中重点讨论的是与人的实践直接相关的自然界及其物质,但他却并没有将那些没有进入直接的实践领域的自然界及其物质理解为与人的实践完全无关的东西。因为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与局部自然界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人与整体自然界的关系。实践对自然界某一局部的直接的影响,也可以看作是对整个自然界其它所有部分的间接影响。因此,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自然物质与社会物质、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都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鸿沟。恩格斯主要是在反对杜林等唯心论者的论调,以及反对近代自然科学家和旧唯物论者的形而上学性的过程中系统阐明自己的新物质观的。恩格斯的自然观研究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伟大成就基础上。不能因为恩格斯强调从自然界本身出发去说明自然界,从而就将恩格斯的自然观简单归结为直观唯物论。恩格斯研究自然界的客体视角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主体视角。他认为,世界的物质性并不是由魔术师三言两句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所证明的。另外,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抽象是基于科学实践之上的抽象,它既不同于唯心论者基于玄想的抽象,也不同于旧唯物论者基于机械或单纯直观的抽象。列宁主要是在同经验批判主义者的论战中阐明物质观的。列宁批判了经验批判主义者的不可知论,强调了物质的客观实在属性及其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物质的论述各具特点,但他们都秉承实践的观点,他们的基本思想是内在一致的。第二章探讨实践及其与物质的关系。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属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不仅生产了自己,同时还生产了他人,并且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人的思维活动。随着真正分工的开始,物质劳动、精神劳动、社会交往劳动相对独立出来。不能将实践仅仅理解为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实践包含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生产实践和意识生产实践。不能将实践原则简单等同于主体原则。实践原则是主体原则与客体原则的统一,实践的视角是主体视角与直观视角的统一。实践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发展的最高形式。实践过程的物质运动,不是单纯的机械运动,而是包含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到最复杂的人脑运动即人的精神活动在内的自然界全部运动形式。因此实践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是一系列物质运动及其内部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看,物质运动过程的辩证法与实践活动过程的辩证法是内在同一的,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也是同一的。第三章讨论世界及其与实践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看,世界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从人类角度上看,世界的特殊意义特指实践视域中的人类现存世界。人类的世界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阶段。人对一切存在的认识本质上都是对人的存在的认识。既不能将辩证唯物主义等同于“纯粹的自然界”的唯物主义,也不能将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等同于“纯粹的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因为,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必然是在自然史和人类史方面都坚持了“历史观点”的唯物主义,是自始至终具有实践观点的唯物主义。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内在相通的,它们并不是三个不同的“主义”。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实践的三个基本因素,即生产力因素、社会状况因素和意识因素,是现存世界图景形成和发展的秘密所在。现存世界是实践视阈下物质、社会、精神三维一体的世界。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也就是世界的三个维度向前动态平衡发展的过程。在实践视域下,既没有绝对的已知世界,也没有绝对的未知世界,现存感性世界的“已知”和“未知”都是相对而言的,外部自然界也是相对而言的。由于人本身是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可看作是“世界内部的关系”。由于现存世界都是实践视域中的世界,因此“世界内部的关系”并不是抽象的和与人无关的东西,间接上它也可看作是“人与世界的关系”。由于实践是人与人共同的实践,因此现存“世界内部的关系”,一定意义上也是“人与人的关系”。任何一门科学的背后都蕴含着人的解放的价值诉求与深层逻辑。因此,“世界何以可能”与“人的解放何以可能”是内在同一的。第四章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与世界的关系。虽然一切哲学都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理想,但形而上学哲学离开了整个现存世界,把世界的客观存在抽象为逻辑的“存在之存在”,所以它只能在头脑中抽象地“解释”和“改变”头脑中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回归整个现实世界,重新关注人的整个现实生存状况,它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能够解释整个现存世界,而且能够改变整个现存世界。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文章认为,辩证思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新唯物论之前就已经掌握的重要思维方式,是帮助他们实现哲学突破的重要思维工具。因此重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必须始终坚持辩证思维,避免常识性思维的潜在影响。

文章来源:《哲学动态》 网址: http://www.zxdtzzs.cn/qikandaodu/2021/1110/601.html



上一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文_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
下一篇:没有了

哲学动态投稿 | 哲学动态编辑部| 哲学动态版面费 | 哲学动态论文发表 | 哲学动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哲学动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