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如何认识和看待炎症

来源:哲学动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1]。人体任何组织、任何器官都可能发生这种反应。炎区组织的病理变化是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异常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1]。人体任何组织、任何器官都可能发生这种反应。炎区组织的病理变化是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以及炎症介质的参入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炎症的本质。损伤和抗损伤的斗争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2],炎症的基本病变、炎症的临床表现和结局中都有损伤和抗损伤反应,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炎症的现象即炎症的临床表现

炎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炎症的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症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等。发炎时轻者仅有局部临床表现,严重时则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两者兼而有之。例如,毛囊炎轻时仅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疼痛等炎症反应,严重时可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引起外周白细胞增加、发热、寒战等全身反应。

(二)炎症的本质即炎症的基本病理改变

炎症的基本病变包括变质、渗出与增生。变质即炎症局部细胞所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的统称。渗出即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增生即在致炎因子长期刺激作用下,炎症灶内组织细胞的分裂增殖。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有利于对炎症临床表现深刻理解。掌握了炎症的基本病变,接下来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为什么炎症会出现以上临床表现。其中局部临床表现中红即炎性充血引起,由于炎症介质的参入,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早期发生动脉性充血,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高,所以局部组织颜色偏红;肿即炎性水肿引起,是由于局部发生了渗出性改变,有水肿液在组织间隙积聚;热乃炎性充血引起,特别是炎症早期动脉性充血,血液中含氧量高,分解代谢增强,产热增多;疼痛是由于渗出物增多致组织肿胀,神经末梢受到牵拉,抑或是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等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至于功能障碍同样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实质细胞发生了变性坏死,可以是局部有疼痛,也可以是炎性渗出物的压迫影响其功能,如关节炎会引起关节活动受限。炎症的全身反应中,发热是由于炎症介质作为内生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所致;外周血中白细胞增多,是由于致炎因子的刺激,发生了细胞渗出,例如化脓性炎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增多,寄生虫感染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可以加强吞噬能力;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是由于炎症灶中致炎因子经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或经血流到达全身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巨噬细胞增生,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吞噬作用增强。所以说炎症的病理改变是其本质,临床表现仅是现象,炎症的所有临床表现都可以用其病理改变解释清楚。

二、炎症中损伤和抗损伤斗争

损伤和抗损伤的斗争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损伤做出抗损伤反应,炎症中感染才得以控制,损伤才得以修复,机体才得以生存。炎症的基本病变、临床表现及炎症的结局无不体现这一点。

(一)炎症基本病变中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炎症的基本病理改变中,变质是损伤性过程,而渗出、增生是抗损伤和修复过程。变质性改变时,由于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常引起相应器官的严重功能障碍,造成机体损伤。渗出性改变根据渗出物的成分包括液体渗出和细胞渗出。其中液体渗出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具体体现:一方面渗出液可稀释毒素,减轻毒素对组织的损伤;另外渗出液中含有抗体、补体及抗菌物质,有利于消灭病原微生物;还有渗出的纤维素交织成网后,有利于后期吞噬细胞发挥吞噬功能。细胞渗出更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因为炎症灶处病因微生物、组织崩解产物等致炎因子就是靠渗出的白细胞吞噬降解。所以说渗出性改变对机体来说是有利的,是一种抗损伤反应。炎症发生增生性改变时,增生的成分主要取决于受损组织的类型及损伤的程度,包括灶内实质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后两者常在局部形成肉芽组织。从增生的成分中可以发现增生性改变是一种防御性反应,其可通过实质细胞的再生和肉芽组织形成两种方式,能修复受损伤的组织,所以说它也是抗损伤反应,符合机体需要,对机体是有利的。

文章来源:《哲学动态》 网址: http://www.zxdtzzs.cn/qikandaodu/2020/1227/398.html



上一篇:医学工程哲学:一个新兴的研究视域
下一篇:医学生生死观教育之宗教哲学途径

哲学动态投稿 | 哲学动态编辑部| 哲学动态版面费 | 哲学动态论文发表 | 哲学动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哲学动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