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哲学思考

来源:哲学动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 引言 物理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自然学科,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化。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以便因势利导,利用哲学思想升华物理教

一 引言

物理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自然学科,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化。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以便因势利导,利用哲学思想升华物理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物理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科目之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深入思考:难道我们仅仅是教会学生几个物理学公式,学生能利用这几个物理学公式解决几道物理学题目吗?显然不是。我们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普遍的世界观,一套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渗透一些基本的哲学思想,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动力。多年以后学生或许忘了当年物理课上所学的基本实验定律,但是渗透在其中的哲学思想会融入到他们的血液,转化为无意识的行动指南,影响其一生。所以我认为好的科学文化教育工作者最终必定是在教授学生哲学,为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于物理教学中的哲学思考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二 物理学起源于哲学,其归宿也是哲学

物理学最初形成于人类对自然界朴素的认知,人们渴望知道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规律,早期研究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是观察和思辨,物理学内容是模糊的、朦胧的,和哲学混杂在一起。物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始自于1687 年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随着涵盖的内容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独立的学科。物理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时期的哲学思想,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得益于毕达哥拉斯的和谐论;牛顿奠定的物理学根基得益于欧洲盛行的实在论哲学思想;实证论对量子力学的形成起到了思想指引作用;唯象论对广义相对论产生了深刻影响[1]。不同时期,不同的哲学流派都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哲学思想作为引擎就不会有丰富而深刻的物理学科的今天。

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是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等)。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物理学有着符合自身规律的一整套研究体系。物理学在建立之初就规定了实验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由于这一准则的确立,物理学这艘航船才不会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迷失方向,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航行。实验是物理学规律的出发点,同时也是物理学规律是否成立的落脚点。物理学最终的落脚点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而这些规律背后透漏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哲学思想。它是人类文明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指引着人类向着更深层次的方向探索。最终物理学理论以哲学思想的形式镶嵌在人类认识世界思想史的丰碑之上。

三 哲学性语言的提出在物理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大学物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若只是机械式的传授知识,会令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反之,如果把所教内容融入一些物理学思想和方法,便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⑴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更易于接受知识;⑵学生更容易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内化为自身的素质能力。这些高度提炼的思想性的东西,会使整个课堂充满色彩。例如在讲解分子动理论时,引入大自然的平权思想,并以此建立起气体模型。大量气体分子地位相当,没有一个分子比其他分子更优越,所以这些气体分子服从大自然的平权思想完全说的通,学生也易于理解,由此建立起来的热力学规律也会令人信服。讲解过程中采用这些哲学语言,会使整个课堂生动起来,使得学生豁然开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比如在讲授电磁感应时提到,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即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那么很自然大家就会想到磁应该也能生电。为什么呢?大自然对称统一的思想嘛,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着某种作用,那么另一种事物必然会对该事物有反作用,这是非常朴素的自然观。法拉第十年磨一剑,最后总结出了著名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证明大自然对称统一的思想同样适用于电和磁。利用大自然对称统一思想这些哲学词汇讲解物理知识,会给学生在理解复杂概念和规律时提供精神寄托,因为看似深奥的自然规律背后其实是朴素思想的深层次反映而已[2]。这些哲学语言的提出,能够使物理学情景更加生动,学生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为进一步理解自然、改造自然打下坚实基础。这不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吗?

文章来源:《哲学动态》 网址: http://www.zxdtzzs.cn/qikandaodu/2021/0506/518.html



上一篇:从逻辑学的工具性看逻辑学与哲学
下一篇:刍议音乐美学哲学基础

哲学动态投稿 | 哲学动态编辑部| 哲学动态版面费 | 哲学动态论文发表 | 哲学动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哲学动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