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周易人伦哲学智慧(2)

来源:哲学动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副秘书长杨庆中如是解说《周易》所蕴含的政治因素:“殷周之际,思想界发生大变革,周公根据政治需要和本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副秘书长杨庆中如是解说《周易》所蕴含的政治因素:“殷周之际,思想界发生大变革,周公根据政治需要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损益’‘殷礼’,建构了适合周初社会需要的‘以德为本,以天为宗’的宗教思想。《易经》虽为占筮典籍,但与殷商骨卜不同,它不仅重视‘鬼谋’,更强调‘人谋’,也恰恰体现了周初时代的思想特征。”[4](p2-3)这里的“人谋”,即是指写就《易经》的周文王所创制的宗法等级制周礼,以及后期经由孔子为代表的周礼名教思想家在进一步完善出来的《易传》中,所倡导的礼制生命规训体系。对于囊括一切言行举止、生老病死等的整个生命图景而言,对应着详尽入微的体系性宗法等级规范。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社群思想,尚不能科学地解释成员关系在现实生活生产力层面上的历史形成机制,而是单纯按照自然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这种大自然的“天意”,来明确归置人们在社群中的尊卑贵贱秩序,进而以此来管制名誉等级与资源分配,并由此而集中表现为君权神授与祖先崇拜这种宗法制治理体系:君为天下人之天,族长、家父为一族一家之天,天意乃治天下、治家族之威权,一切物质生活资源与名分,都要依循血缘亲疏远近的“天意”予以分配,进而附之以人伦德性意义上的强化规范,最终形成贯穿整个周代直至春秋末期这一历史时期里带有天意威权基调的血缘宗族制人伦治理体系。

(三)以天德为师的人性修持观。在西周初年由商至周的血缘权力系统的变更与转移,使得与权力建构相应的礼制文法创立者如周公旦等人,为了论证以周代商的合理正统性,便在天人合一的素朴天命论思想基础上,加入了人为道性修持的因素,即“以德配天”:有德之君主才有能力上承天意而秉持人世秩序,敬天保民而成为天地人伦之“天子”;反之,人君无德,势必忤逆天意、丧失民心,自然不配承接天意所代表的天下共主之威权,定当被剥夺其天子君位。这种德性天意法统,对当时的一般人性的修持与提升,产生了巨大的规范性影响力,确立起了以天德为师的这样一种基本人性修持观,从而在封建宗族人伦等级社会里,进一步构成代表着治理阶层法统的上层思想建筑中的主体部分。

这样一来,上古时期天人合一的“天命”根本信念,在周人的生命世界观念系统里,就已不单纯是上天的意志,而是间接代表着或直接就能表征着现实人伦社会里集体生命的生存与生活意愿——我们可以精要地将之概括为,天命即群命即公德。由是可知,周人对待天人合一的天命观,已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直接的天赋命运,而是以孕生出了强烈而广博的天赋德性使命,从而以深厚广大的信念,立足于集体生命之天然公德去实现个体人性的自我完善与修持。

(四)主文谲谏的人道施政目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精神这一层面上的一个最重要的特质,或者说中国传统哲学智慧里最主要的现实终极目的,即是推崇“主文而谲谏”,意指一切宏大思想要义,最终都必然指向或坐实于现实政治诉求。就此而言,无论是制定易学文法还是应用《易经》而做《易传》去解读其中所蕴含的生命法相智慧,传承文化传统的古代士大夫阶层,大部分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凸显侧重于政治功利目的,即改善国家层面或至少是在社群层面上的治理现状,以期在宏大的智慧根基上,致力于提升对家庭、宗族、社群、国家乃至天下的治理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周易》常被认为是古人透过明天意的方式用作讽谏国政,以求合乎人道关怀的治理方式与政治理念得以宣化施行,以期和天意顺民心。所以,《易经》中的卜筮智慧都与权力、政治行为紧密相连,而透过易筮问天意以治理民事、国事顺应民心大道的神化决策过程,即是政权发布命令需要获得道统权威与执行政令之合法性的一个施政治理程序,简而言之,是古人汇通天人合一以实行人道施政的一个治理方式。

二、《周易》人伦哲学之社会伦理治理观念

社会伦理以人在社群生活中的行为自由为目的,也是关于统合社群行为秩序的群体性治理规范;[5]p10而《周易》作为奠定周礼法制进而贯穿整个周朝社会行为规范的一种积淀性哲学思想地基,必然在社会行为层面呈现出一系列社会伦理治理观念。

(一)各安其位、上尊下卑的有序观念。这一观念在《周易》里集中体现为“当位”和“中正”两个思想。[6](p33-34)首先,就易象体例而言,位,是指爻位——无论是八经卦还是六十四别卦,都由阴阳二爻排列组合而成,因而各爻之间,就存在着空间层面上的位置关系,每一爻的空间位置即是爻位;而所谓“当位”,是指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当位”的理念着力于生命个体的自身德性修为,即要求每个人安守其人伦社会中所属之分位,安住于自己分内的事务。由此可以推知,《周易》推崇社会分工上的有条不紊:人在什么位置上就负责做好什么工作,尽到其责任,例如,“君子以正位凝命”(象传下·鼎)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反映。《周易》里类似的种种论述,其最终的意义落脚点就在于,通过此种各安其位、各谋其政,来实现对整个社会井然有序的治理,以至天人合一之生命宇宙的井然有序,从而达到上至宇宙下至人伦社会个体的最佳归置状态,这可以说是在国家乃至天下治理能力上的极限理想状态。

文章来源:《哲学动态》 网址: http://www.zxdtzzs.cn/qikandaodu/2021/0709/570.html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探究
下一篇:中外哲学思想在高校网球校队训练中的应用与探

哲学动态投稿 | 哲学动态编辑部| 哲学动态版面费 | 哲学动态论文发表 | 哲学动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哲学动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