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明末文人社交圈里的茶器哲学(2)

来源:哲学动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明代后期的杭州茶人和学者许次纾,因为身患残疾,所以科举不第,最终选择按照自己的志趣生活,他走遍浙地闽地更有其他地方,以便悉心考察茶事,清

明代后期的杭州茶人和学者许次纾,因为身患残疾,所以科举不第,最终选择按照自己的志趣生活,他走遍浙地闽地更有其他地方,以便悉心考察茶事,清代人说这个人“跛而能文,好蓄奇石,好品泉,又好客,性不善饮”。当然,许次纾为后人所知是他著成系统的茶书名《茶疏》,大约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在这本著作里,他系统总结了晚明对茶器选择的基本方向:茶瓯,过去的人喜欢建窑的兔毫盏,但之所以选择这类盏,主要是适宜斗茶;而在晚明,茶瓯当然是纯白瓷器为妙,小的更为珍贵,定窑也可以只是不容易得到。至于茶壶,许次纾则认为银壶很好,其次是锡壶,内外涂过釉的瓷壶也还可以。在他看来,紫砂壶也是很好的选项,并且肯定了当时供春壶与大彬壶一壶难求的供求状况,但许次纾也评论说,这些紫砂壶经由匠人随手制作,极尽精致的工艺,但烧成很不容易,因为火候稍稍过头,就容易烧坏,所以紫砂壶比之前几种壶都要珍贵。问题是选择好的紫砂壶,颇为不易。许次纾补充道,砂壶不能只是用来把玩,还必须保持茶水的味道,并且成器上不能太过于土气。

苏州人文震亨觉得时大彬的壶太小,他可能不知道时大彬过去是做大壶的,后来才逐渐转路子开始做小壶。时大彬的转折和他与松江文人圈子的交游有关,主要人物当然是董其昌和陈继儒,晚董其昌一辈的山东人、同时也是明天启壬戌(1622年)进士的冯可宾,在清初曾听过同僚讲前朝董其昌如何如何精于茶道,并且喜欢用小壶喝茶,冯可宾后来在其《茶笺》里总结这方面的门道,说晚明的文人普遍和董其昌一样,相信壶贵在小,因为小壶有几个优点,其一是最大程度不失茶香,你冲泡了然后倒杯子里,几个人喝完,时间恰恰正好,因为太久了茶就容易变味;其二是喝茶这种事情,还是人少一点为好,一个人可以喝,小壶足够,三两个人也最好,喝喝茶聊聊天,小壶也胜任,但人太多,喝茶就失去了清幽的味道,茶室一旦喧哗就不好了。持相同意见的,还有董其昌的好友陈继儒,野史上说,陈继儒与时大彬关系很好,经常写书信给他,不知道是不是陈继儒的影响,总之,松江文人圈子开始说服时大彬从大壶转而制作小壶,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果把茶器看成是茶空间的一个部分,既然提到了董其昌与陈继儒,那么就不得不提到晚明画家丁云鹏,丁是安徽休宁人,可说是一位成功的职业画家,丁云鹏和董、陈二人关系极好,也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茶画,这个人尤其喜欢以唐代茶人卢仝为茶画主角,虽然是这样,但是他绘画里处处可见的仍然还是晚明文人喝茶时的格局。例如在一幅烹茶图里,卢仝坐在锦花席布上,周围摆放了很多白瓷小杯,偶可见几个髹漆的杯托,而在另一幅画里,卢仝面前则摆上了一把朱泥小壶,旁边还有一位老妪帮助煮水为其冲泡,有时这样的绘画还会佐以焚香、瓶花与赏画,这些方式都是典型明人喝茶的习惯,与卢仝所处的唐代毫无关系,这样的绘画在明代当然屡见不鲜,例如在唐寅甚或丁云鹏同时代的陈洪绶那里,也常能见到以古人为主角而背景习俗却是明人风物的做法。与陈洪绶相好的,有位儒生叫陈子壮,字集生,号秋涛,曾在天启年间因为忤逆阉党而削籍在家,在陈子壮闲居在家的时候,常带着名伎李小湾驾船出游,并且在船上饮茶终日,这位陈子壮喜欢收集丁云鹏的茶画,喝茶的时候据说就把那些茶画挂在船舫最显著的位置,一边赏画,模仿画中卢仝的风雅举止,一边悠游水上。

晚明儒生陈子壮喜欢用成化斗彩的那种白瓷杯喝茶,那种杯子平时既可以喝酒也可以饮茶,而且风雅异常。那个时代的文人圈基本都默认白瓷搭配紫砂壶是最好的选择,明人张岱发明他那个妙不可言的“兰雪茶”,虽然茶本身的香味是主打优势,但照他在《陶庵梦忆》里的说法,茶汤倾泻在白瓷里的那种视觉享受,也是不能错失的,同时这也是“兰雪茶”之所以有“兰雪”的主要原因,在素瓷的衬托下,“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明代文人流行一种“相宜相称”的美学思想,也就是日课审美,不仅是对单一的某种事物进行品赏,更是多种美物自然搭配的结果,就壶和杯子而言,一个壶几个杯子,是一种格局,同时壶的深色与杯的雅白,则是另一种对称。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文人卫泳,在其形容东方女性之美的《悦容编》里,详细讨论了这种搭配的必要性。在他看来,茶器的搭配与女子穿着打扮,是类似的事情,所谓装饰不可过头,却也不可或缺,淡妆与浓抹,分开了单独做得再好,都不如两者合乎美学的搭配,正如美丽的女子要是选择首饰,总应该一珠一翠一金一玉,疏疏散散才有趣,茶壶与杯子的搭配,也要同样契合美学的胜景,才会显出雅士画意。

文章来源:《哲学动态》 网址: http://www.zxdtzzs.cn/qikandaodu/2021/0510/523.html



上一篇:那些你看不到的一面浅谈杨德昌一一中的人物形
下一篇:解读阿兰巴迪欧的电影作为哲学实验理论

哲学动态投稿 | 哲学动态编辑部| 哲学动态版面费 | 哲学动态论文发表 | 哲学动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哲学动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