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向死而生:从海德格尔哲学观探究贝娄《洪堡的

来源:哲学动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死亡意识是每个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它容易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而被遮蔽,但死亡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苏联学者弗罗洛夫说,“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如果它不能诚实地客观地回答与

死亡意识是每个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它容易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而被遮蔽,但死亡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苏联学者弗罗洛夫说,“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如果它不能诚实地客观地回答与死有关的问题,它就算不上是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1〕欠缺对死亡从哲学层面的思考必然陷入恐惧的深渊,哲学的伟大更是体现在对人生最大问题——死亡——的静观中。西方古典哲学思想中的死亡观分为三个流派:学园派、伊壁鸠鲁派和廊下派。〔2〕学园派把死亡看成是另一个旅程的“开端”,灵魂自此从被囚禁的皮囊中摆脱出来。在柏拉图《斐多》中,苏格拉底慷慨就义,利用激进疗法摆脱肉体而使灵魂“自体自根”。“激进疗法则是分离灵魂与身体,静待死亡来临,以彻底净化灵魂,使灵魂重新回到理念世界。”〔3〕伊壁鸠鲁派认为人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死亡不过是整体的原子集合的消散。创始人伊壁鸠鲁把自己的思想归结为“神明对众生漠然,死无惧,善易求,恶易避”。〔4〕廊下派提倡通过反复哲学式研习死亡话题来克服死亡恐惧。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从本体论角度将死亡哲学提高到一个新的认知层次,海德格尔认为死亡的确定而不可确知性激励人们去思考生的价值。〔5〕他打破了生与死二元对立思考模式,把生看成是向死迈进的一个过程,提出“向死而在”的哲学观点。此在(Dasein)是海德格尔提出的人在存在论上本体论的概念,死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人不能沉沦于日常的操持而怯懦地逃避死亡。相反,死亡意识所衍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产生积极的力量,帮助人无畏地开拓人生道路,抉择自己的命运。美国犹太裔小说家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有着与海德格尔相似的生命紧迫感,他在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受奖演说中表示,作家的任务乃是:“更为全面的叙述,阐明人类究竟是什么,我们是谁,活着为什么等等问题。”〔6〕贝娄所关注的焦点是人生价值、意义以及生命、死亡等,与存在主义核心问题不谋而合。

贝娄的小说文本大量充斥着对死亡的描述,例如《赫索格》(Herzog,1964)中母亲用双手搓出泥,喻意人生于尘土归于尘土,告诫赫索格,“只有在你能够对死亡处之泰然,在你能够认清人究竟是什么的时候,你才会有这种机智”。〔7〕“在犹太民族的观念世界里就始终存在着一种强烈的精神探寻意识,其中包括对生命本义的探讨及对自我本质的确证等等。”〔8〕后奥斯维辛时代,思考死亡更是每一个犹太人的一个空前急迫的义务。贝娄在艺术世界中通过对死亡的不同表述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洪堡的礼物》(Humboldt’s Gift,1975)被誉为贝娄“最佳和最有代表性的小说”,〔9〕死亡事件形成强大的救赎力量改变人物命运。主人公洪堡的原型来自帮助过贝娄的两位友人,他们都在壮年落魄并默默无闻地死去。贝娄原本想写本回忆录来纪念他们,但经过八年的酝酿和构思,回忆录的雏形在贝娄的手中蜕变并最终形成这部小说。贝娄把自己也写进了小说,叙述者西特林的原型就是贝娄自己。贝娄因为没能帮助到两位英年早逝的恩人而深感愧疚,友人的死从某种程度上逼迫贝娄认清人世炎凉,社会残酷,从而在经验他人死亡的过程中释放出本真的此在,无畏地开拓人生道路。

一、本真的存在vs非本真的存在

海德格尔把人的存在分为本真存在和非本真存在。本真的存在是直面死亡,“先行到死”,由死来反观生,“能够预先谋划认识自己的在的可能性”。〔10〕海德格尔所提倡的“向死而在”鼓励人们寻找本真的存在,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思考和筹划人生。在本真的存在中,主体内心自由充盈,凸显生命意识。而“非本真的存在”则回避死亡,把死亡看成是自身之外的客观可能,世人在忙碌中沉沦以忘却对死亡的恐惧,但逃避不能改变死亡的本质。同时,世事表面的安宁下暗藏斗争,人们经常受累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因相互倾轧、算计而不能抽身而退,“烦心”与“烦神”就成为人的存在状态。海德格尔把它称为“ 无所操心的操劳”(Besorgten Sorgloskeit)。〔11〕在非本真的存在中公众的意见主宰一切,优秀的但不被理解的事物被压制,个性消失,人与内在的、深层的、重要的自我愈来愈远。如此避重就轻、蹑手蹑脚,依赖与世界共在来减少死亡威慑力的存在方式,不能无畏地展现主体的潜力,本真状态悬置。

《洪堡的礼物》中洪堡和西特林演绎了本真和非本真的存在状态。洪堡因诗集《滑稽歌谣》而功成名就。自此,他到处讲学宣传自己的文学主张,但其狂浪的诗性、认真执着的个性既成就了他的天才也成为毁灭他的因子。他想以柏拉图美学观念改造实用主义美国社会,但他的理想是“过了时的光辉”,不能改变社会大机器的运作。他不懂得与玩弄权术的人周旋,没经过预约就去找“研究基金”的负责人并大谈人类精神。他所坚持的“纯文学”也被同行诟病,无法在美国社会找到合适的身份定位。洪堡的格格不入恰恰是没有服从“常人”的规范,海德格尔观点中的“常人”并非指个别的人,也不是指一切人的总和,而是一切态度方式和观点的属概念。这个世界有一整套共有、公认的规范,按照这个规范就能被理解并存于世,否则就会被认为是疯子或白痴,被排除在日常世界之外。

文章来源:《哲学动态》 网址: http://www.zxdtzzs.cn/qikandaodu/2021/0204/410.html



上一篇:从拥抱哲学到越过哲学 ——梳理我国刑法因果
下一篇:从文化传播视角比较尼采与叔本华美学思想

哲学动态投稿 | 哲学动态编辑部| 哲学动态版面费 | 哲学动态论文发表 | 哲学动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哲学动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