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作为文化的传播:人、媒介与社会关系的形上之思(4)

来源:哲学动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海德格尔曾说过,对于真理来说,技术不仅仅是呈现的手段和工具,而是“一种解蔽方式”,即“在解蔽和无蔽状态的发生领域中,在无蔽即真理的发生领域中成

海德格尔曾说过,对于真理来说,技术不仅仅是呈现的手段和工具,而是“一种解蔽方式”,即“在解蔽和无蔽状态的发生领域中,在无蔽即真理的发生领域中成其本质的”。由此,可以深度理解技术媒介化所呈现、传递、阐释与再造文化的功能。作为文化形式的传媒,其本身即负载着文化承传效果的责任,新媒介更是需要在讯息交流和生产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的文化秩序。文化是象征符号体系,也是意义之网。媒介是文化的一部分,媒介本身就是文化。文化建设不仅为一个新媒介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也是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和拥有意义的理想境界。

3.符号化是技术媒介化的文化发展向度

媒介技术性与文化性的融合,必然走向以传播为中心的媒介人类学观。美国西海岸电话公司广告云:“技术将为人提供更多的时间,使人生活得更像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符号化是技术媒介化的文化发展向度的突出体现。哈罗德·伊尼斯说:“人思考的时候,用的是符号而不是物体。”媒介及其传播方式的革新,其人类学本质即在于让人的交流、信息存储乃至思考更加“轻盈”。人类较早使用象征物进行信息传播与思考,透过各类象征物便可理解早期人类的知识、经验和信仰。文字的发明使得“脑子就从记忆的重负下解放出来”,同时“‘由于摆脱了石头这个沉重的媒介’,思想被赋以轻快的特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

信息存储、挖掘与提取是媒介革新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代数字新媒介技术在存储“量”、挖掘“面”、提取“速”等方面,超越了所有传统媒介。同时,数字技术(键盘、录音及其转换等)的传播方式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书写”方式。随着人们敲键、触屏等技艺日渐娴熟,“思想获得了轻灵”的感觉较之前有明显的改观,思想和活动的世俗化日渐明显,但尚未达到“书写”时思想获得的轻灵程度。正如亚历山大·菲尔德指出的,“决定技术成功的不是它的硬件,而是它的软件”,如何学会将情感、思想转化为纸上文字、视频符号以及电脑存储器里的信息比特,以及掌握此过程中的脑力和体力的活动等等,既是媒介心理学、人类学需要求索的问题,也是数字技术媒介化的文化建设方向。

三、媒介形式与传播内容:“内容为王”的践行策略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有效传播的最佳方式,堪为传播艺术思想史上的不刊之论。《周易·家人·象》云“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突出传播内容及实践行为的人格意义;孔子有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媒介形式对传播效果的意义;孔子又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力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可见,媒介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乃是言意、文质、文道、文德等传统命题的延续。不过,在传播实践中始终存在“形式至上”和“内容为王”的对立路径。随着新媒介的崛起,此番对立现象呈愈演愈烈之势。

1.新媒介品质传播建设的重要性

我们对媒介形式之于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经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广而告之”“创意包装”直至“人设”等阶段。如何通过对媒介形式的设计吸引眼球、刺激消费,既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显意识,又间接渗透人们的潜意识,依赖潜移默化的影响,控制人们的选择心理和行为企图,成为传媒院校、传媒公司等机构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至于对原本有利于传播内容的专业把握以及文化修养支撑的课程,也伴随着新闻与传播院系的纷纷独立和新闻传播学科独立为一级学科的兴奋,而渐次被抛出于各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外。

这一现象在自媒体时代尤为突出。因为市民或读者由受众逐渐变为兼有信息提供者的角色,改变了新闻报道一向由专业机构和人员负责的传统,出现了“市民新闻”,也导致记者角色的变化——在“把关人”的基础上增添了信息导游、信息经纪、信息中介等身份。因为“市民”大多缺乏新闻传播业的专门训练,也缺少“全职”的意识与职责,致使内容生产的品质弱化,新闻专业的形象及社会地位呈滑落趋势。

2.“内容为王”的内涵及新要求

亦如前文讨论人与媒介、媒介技术性与文化性关系时指出的,因新技术迅猛革新以及技术媒介化应用之快捷,新媒体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孔不入地吸引人们,不仅仅挤占、侵入着闲暇时间的所有活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习惯,还在不知不觉中发挥着某种文化塑造作用,发挥着它们的文化领导权的功能。媒介对我们个人和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然这种影响始终正负参半:获得文学、艺术和思想信息,令人更加“文雅”抑或“娱乐”;强化对政治和社会的认识,令人更具“理解”“同情”,抑或“不解”“抵触”;有了情绪的“宣泄”途径,令人更加“平和”抑或“暴力”;冲破了人们的传统生活秩序,在家庭、课堂等空间中发挥着人际间的“聚拢”抑或“紧张”作用……这些新现象,无不与媒介的形式或内容所发挥的作用相关。

文章来源:《哲学动态》 网址: http://www.zxdtzzs.cn/qikandaodu/2021/0127/408.html



上一篇:哲学之教育价值的文化想象与现实反思*
下一篇:从拥抱哲学到越过哲学 ——梳理我国刑法因果

哲学动态投稿 | 哲学动态编辑部| 哲学动态版面费 | 哲学动态论文发表 | 哲学动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哲学动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